最近,佛山市委书记刘悦伦带着他对佛山的思考,从产业升级、城市升值、社会治理、广佛同城等维度,接受了南方日报等媒体的采访。
此时距离他调任佛山约三年,履新约三个月。从广州到佛山,从市长到市委书记,经过多层角色的转换,如今的刘悦伦完成了他对佛山的多面运筹。其中,既有对往届班子的战略决策延续,也有其应时而变的战略、战术调整。
引数据、讲案例、打比喻,刘悦伦用他严谨逻辑和朴实的表达,仿佛展望了在新型城镇化的战略引领下,佛山的下一个5年。
关键词
1.装备制造业
目前,佛山最大的产业就是装备制造业,到去年,装备制造业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是4182亿元,差不多接近4200亿,占了佛山全市规模的工业总产值差不多1/4。机械装备制造业,有规模以上的企业1229家,实现工业总产值2791.78亿元。
2.产业调整
在今年“两会”上,习总书记在广东谈话说了一个意见,他说,“腾笼换鸟是我提出来的,但是你们不要忘记我后面还有一句话,就是凤凰涅槃”。
我觉得这句话他的意思就是说,你这个地方的传统产业你也可以再生长,这个对我们的启发非常大。
3.城市升值
所谓城市的升值,我的想法就是,更高,更广,更深。更高就是说整个城市的品味要更加提升,中心城区要更强,基础设施要更加完善。更广,就是要城市升级延伸到佛山的每一个角落。第三是从深度方面发掘。就是城市的软件、治理、文化建设、形象、品质。
4.广佛同城
应该说,广州和佛山在这些方面的对接应该是没有障碍的,所以说广州不积极的话,我觉得对广州或者有一些误解。当然广佛两地还要再进一步加大力度。佛山要不要接广州,我觉得这个事情道理很浅显,佛山应该跟广州全面对接。
5.外来人口市民化
我们下一步就是要做到公共服务向外来工和本地居民均等化,全覆盖,本地人享受什么待遇,外来工就可以享受一样的待遇,还有就是让外来工有参与感,就是让他们参与到村民议事会、监事会等等。让外来工真正融入社会,由一个生人社区变为一个熟人社区,有归属感。
6.佛山故事
你说深圳,它有一些东西是不可复制的,集三千宠爱于一身。但是佛山没有,佛山不是沿海城市,不是特区,连一个海关特殊监管区都没有,就是一个普通的地级市,但是它通过不断的改革和开放,特别是进行体制机制方面的探索,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当主导地位,再一个就是权力下放、资源下沉,才做到今天的位置。
AⅡ01-AⅡ02版撰文:南方日报记者 刘三琴 见习记者 王芃琹 实习生 邓丹凤 陈家健
关键词
装备制造业
领衔珠三角西岸产业带 佛山当仁不让
佛山能否领衔珠三角西岸打造万亿规模的装备制造业产业带?对于省委的最近要求,刘悦伦摸清家底后信心十足,给记者算了笔账。在他看来,这是省委对珠三角东、西岸错位发展的战略布局。
南方日报:最近,佛山令人振奋的消息是,省委要求佛山领衔珠三角西岸打造万亿规模的装备制造业产业带。您如何看待这一战略部署?
刘悦伦:前段时间,春华书记到佛山调研,向我们提出这个课题。珠三角两岸产业布局如何更加科学合理?春华书记透露,就这个问题在珠三角西岸多次调研。他提出,珠三角东岸是以深圳、东莞、广州作为节点,高新科技产业特别是电子信息产业比较突出,占比量比较明显。那么,珠三角西岸的主打龙头是什么?春华书记和省调研组认为,装备制造业应该是珠三角西岸的特色产业。这样一来,珠三角两岸实现错位竞争发展。
珠三角东岸的经济总量占整个珠三角比重在6成以上,佛山应该东、西岸都沾,把佛山全算在西岸,西岸的总量也远远比不上东岸。所以,我认为,省里面这样一个战略性的构思是从全局谋划。如果不把佛山拉上,这个装备制造产业带难成气候,所以春华书记提出把佛山也拉进去。
南方日报:在装备制造业领域,佛山有什么优势?您摸过家底吗?
刘悦伦:是的,我们把自己的家底摸了下发现,佛山装备制造业恰恰就是我们的优势。目前,佛山最大的产业就是装备制造业,到去年,装备制造业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是4182亿元,差不多接近4200亿,占了佛山全市规模的工业总产值差不多1/4。这个量是不小的,其中,机械装备制造业,有规模以上的企业1229家,实现工业总产值2791.78亿元。我们的装备制造业跟我们传统产业紧密相关,涉及陶瓷机械、木工机械、塑料机械等,而且在全国占了比较大的市场份额。所以,佛山的块头大,在量上的优势明显。
再者就是上下链条上的优势。企业之间形成比较好的互动,比如说,陶瓷是我们的大产业,我们的陶瓷机械业也就比较发达,在全国应该是占了90%。再如木工机械,我们的家具产业也比较发达,相应的木工机械又占大头。注塑业亦如此。所以说佛山有产业链条的优势。
再一个就是集群化的优势。佛山是广东省三大装备制造业的基地之一,拥有一系列的产业基地。顺德就是一个很明显的机械装备制造业的产业基地。
第四,我们的创新体系相对比较完善。佛山装备制造业行业的企业技术中心72家,国家级1家,省级57家,市级14家;研发中心也有162家,所以创新资源比较强。
第五个就是市场资源比较丰富。我们这边的专业市场、展会,佛山机械装备的展览会是全国有影响力的会展。还有机械国际广场、顺联国际机械城、华南机械城、乐从钢材市场等等,市场优势也很大。
第六个是骨干、龙头企业优势突出。像我们的科达、伊之密等,在全国各个行业中都是比较顶尖的企业。
一系列优势摆在面前,我表态说,做装备制造业,佛山当仁不让,应当有“舍我其谁”的气概。最近,我们正在做方案,不讲那么多虚的东西,结合实际情况进行系统的疏理。
比如现有的龙头企业、配套企业是什么,情况怎么样;在建、在谈的企业有多少;我们准备出去引进、招商的项目有多少;我们的载体、产业基地以及研发、技术、工程中心的情况。我们把这些情况摆出来,再报给省里。
5年之内产值达到一万亿不是说大话
南方日报:结合这些行业优势,佛山接下来会有什么动作?
刘悦伦:首先继续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一个重要的措施就是,联合培养20家重点企业的机械装备研究院来推动技术改造升级。现在我们的这些企业,应该说数量是不少,但质量不够高,主要缺陷在于创新能力不够强。配合创新型城市的建设,重点搞一批研究院和研发中心,让我们的这批装备制造企业能够提升。所以我们现在共同组建国家工程技术中心,建设一批有显著成效的技术转移中心,加强专利标准建设、实施企业专利运用、管理和保护提升行动。
第二个是龙头带动战略。集中力量整合优势资源,培育一批骨干龙头企业、打造一批企业的名牌或者区域的品牌。第三个是产业链招商,之所以把企业都列出来,是想看看我们哪些链条是存在的,哪些链条还是缺失的,哪些需要补链,哪些需要建链,哪些需要强链。我们推动产业链招商,有针对性地到外面去,以形成气候,请你来,你不来就吃亏。
第四个就是信息化带动,就是建设智能装备业的核心区、配套区。我们要选取500家制造企业开展智能化的改造,把信息化、智能化注入到这些传统企业中去。同时,现在我们也在顺德、南海打造了两个机器人的产业基地。
再一个就是打造一批载体,以顺德作为主要的载体。同时在南海、三水、高明都分别打造我们佛山自己的装备制造业的园区。现在这些园区,我认为都初成气候。最近三水引进的福田汽车,也算是一个典型的装备制造业。福田汽车准备把北京的基地整个搬过来。高明就是南车基地。南海就有一汽大众的制造基地。顺德,就是这个陶瓷机械、塑料机械、纺织机械等都在顺德。
最后就是形成一个政策上的支撑。我们准备设立佛山市机械装备产业发展基金,引导金融机构产业和社会基金加大投入,实行“科技、金融、产业”融合战略。我们的目标,争取在5年之内使佛山装备制造业达到一万亿元的规模。
南方日报:佛山装备制造业5年之内产值达到一万亿元,是如何测算的?
刘悦伦:我这个话不是乱讲的。今年佛山工业总产值应该超过1.8万亿左右,单是装备制造业约占24.42%。我们着力将装备制造业发展到一万亿的话,我们的工业块头就更大。
我给你简单算一下,现在是差不多4200亿吧,一汽大众这个厂现在是36万辆的产量,明年我估计产量达到38万,再过两年第二期投产大概是70万辆。70万辆可以带动周边100多家配套企业的话,我想两千亿是保守估计吧。那福田汽车跟我说是150万辆,说南方基地就放在我们这儿了。我跟它打个折扣,算它100万辆,这个也是应该有两、三千亿的产值。我再加上轨道交通的制造业,再加上佛山在做的机器人产业以及原来的产业,我觉得我这个不算说大话。
佛山会按照省委、市政府的要求着力在推进,现在我们要把这件事情抓实它。
土地资源会多从存量上要产量
南方日报:你提到要做基地再引进企业,土地瓶颈怎么解决?佛山土地开发率已经略超出了警戒线了。
刘悦伦:我们还有一些建筑工业用地的存量,主要都是在高明、三水。但在南海,顺德,禅城这三区要拿出一块土地用来做个别项目是有可能的。在高明、三水打造几个像样的装备制造业产业基地是可以的。
再者就是三旧改造。佛山大概有50多万亩的三旧改造用地,其中大部分是旧厂房,本身改造后可以连片开发。第三,现在有些企业厂房只占了其中的一部分用地。那么会请他把土地放出来,促使它扩大产能,如果企业长期空置的话,我们就要拿出来。第四是要努力建造一些多层厂,像三星电子的厂房都是五、六层的厂房,提高容积率可以解决一批用地问题。通过这些方式将土地的产能释放出来,我们会控制好开发率。
关键词
产业调整
有点经验,也有教训,莫忘“凤凰涅槃”
“腾笼换鸟”做到今天,应该要有些变化。就像给小孩子洗澡,不能在倒洗澡水的时候把小孩子倒掉。有什么路径能让传统产业实现“凤凰涅槃”,就地转型升级,走向重生?这是刘悦伦在佛山任职后重新理顺的问题。
南方日报:装备制造业发展战略只是佛山产业升级的一部分。前几年,尤其是金融危机之后,佛山一直坚定走实体经济之路,积极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一些做法备受全国关注。您认为,当前佛山产业升级走到什么样的阶段,在路径上有什么变化和思考?
刘悦伦:产业升级,佛山一直都在做,早几年提得多的是“腾笼换鸟”,就是说把原来的企业转出去,把这个笼子搞干净,把新的产业放进来。我们做了一段时间,的确,有一些陶瓷企业项目到外面去了。但做到这个份上,我们现在感觉到应该要有变化,就是说“腾笼换鸟”后还要再加一个“凤凰涅槃”。在今年“两会”上,习总书记在广东谈话说了一个意见,他说,“腾笼换鸟是我提出来的,但是你们不要忘记我后面还有一句话,就是凤凰涅槃”。
我觉得这句话他的意思就是说,你这个地方的传统产业你也可以再生长,这个对我们的启发非常大。佛山比较大的产业几乎都是传统产业,除了装备制造业,上千亿的产业大多是传统产业,比如刚才讲的陶瓷、家电、家具等。培养一个千亿产业,耗费时间很长,若随便把它淘汰了,你再培育新产业要很长的时间,再加上对本土的企业家也是一个很大的伤害。它明明在这个地方有市场,你为什么不让它在这里发展,要人为地把它赶走。实际上,通过传统产业的改造、转型升级,这个佛山是完全有希望的,所以刚刚我提到的针对装备制造业的举措也完全适用于传统产业的转型,传统产业在就地转型。
南方日报:对什么样的企业,佛山会更鼓励就地转型?
刘悦伦:就像给小孩子洗澡,不能在倒洗澡水的时候把小孩子倒掉。这里最明显的例子就是海天酱油。一个做酱油的老厂凤凰涅槃,如今一上市就成为了全国的五百强企业,去年是16个亿的利润。它完全依靠传统产业的就地转型,依靠创新推动,依靠研发、品牌战略、信息化,做到现在非常出色,全世界第一。再看,家具行业是典型的传统产业,过去一家企业销售额一个亿算很不错了,但是我们的唯尚集团,通过和互联网融合推出个性化定制,进行了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如今销售成倍增长。这些对我们有很大的启发,就是传统产业有这样的需求,有这样的市场,就不要政府人为地把它赶走,而是应该提升技术改造和环保改造的投入,让它在本地升级发展,所以我们就提出传统产业的“凤凰涅槃”。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先进制造基地定位不变
南方日报:这是您在佛山任职后重新理顺的问题?
刘悦伦:是的。我们制定一系列的措施,包括刚才讲的创新驱动,包括龙头带动,载体建设、信息化和政策支撑,让这些传统产业在本地发展,这个是我很重要的思考。
我跟科技部做了汇报,科技部领导问,你们佛山高新区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定位?我说,全国的高新区,各有各的特色,各有各的使命,我说我高新区的使命就是帮助传统产业促进产业转型。通过“科技、金融、产业”的融合,通过创新驱动,通过引进人才团队,去解决我传统产业发展当中的实际问题,让传统产业实现“凤凰涅槃”,走向重生。我觉得这就是我们佛山产业发展的一个主要的任务和特征,也是我们佛山高新区的一项非常重要的项目。科技部对此表示赞赏,说佛山有义务去做。
我们还有“另一条腿”,就是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我们现在在做太阳能光伏产业、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与此同时,我们也千万不要忘记了我们的立身之本,传统产业是我们最重要的立身之本。佛山不能随便地追随、模仿其他城市的路径,要走出我们自己的一条路。
走了几年,我们也感觉到,也算是有一点经验,有一点教训。一些根植性很强的企业,企业家扎根本土,企业也扎根本土,不能轻易地把它们连根拔掉。所以,佛山是采取各种各样的方式来促进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是我们最近的一个思考。
第三产业发展不能跟广深盲目攀比
南方日报:从产业结构来看,佛山被指第三产业占比过低。对此,您怎么看?
刘悦伦:确有不少人批评说,佛山产业结构非常不好。对这件事件我们也进行了反思。一个方面看到,我们的第三产业的确落后,我们应该要补上;另一方面也不能跟广州和深圳盲目地攀比。为什么呢?其实我们跟广州正好形成了一种互补,广州第三产业占比是六成多,制造业是三成多。佛山正好反过来。我可以这么说,广州的第三产业很大程度是为佛山服务的,没有佛山制造业,可能广州的第三产业也没有这么发达。包括提供设计、研发、检验检测认证等服务,还有商业消费等。如果佛山的产业结构与广州一致,可能这对广州和佛山来说都是一个灾难。制造业空了,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所以,我们提出的目标,还是做强先进制造基地,这是我们最根本的不变的定位。但是,我们也着重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相紧密配合的。像金融、物流等这样一些生产性的服务业。中德工业服务区、金融高新区等就是着眼于此发展的。这个是在产业结构上的思考,不盲目地模仿人家,根据自身的特点来发展。
来源:南方日报